水牛,是我国农业的“得力干将”,特别是在我国南方,水稻产区的农田,离不开勤劳的大水牛。 我国水土资源丰富,为水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,中国人民早早地认识到水牛的性格,尽管它们体型庞大,温柔的性格,绝不会对人类构成威胁,这使得人们能和它亲近的相处。 中国水牛 在乡村的田野里,人们几乎一家养一头牛,从未见过一头水牛停止忙碌的工作,它就像我们眼里的“拖拉机”,水牛始终在主人的指挥下默默的运转着。 中国水牛体型粗壮,大大的眼睛,牛角大概有30厘米粗,黑棕色的皮肤,水牛喜欢玩水,主要是靠吃草来为生,还有着常常的尾巴,能够灵活的驱赶苍蝇和蚊子,温顺的性格,让人们都非常的喜欢它。 做农的水牛 我们看到的水牛会通过鼻子来牵引它们,在做农田工作中时,要控制它们的行动引导水牛进行各种农田活动,需要一种办法,这就是牵制牛鼻子的用处。 这是因为水牛的鼻子比较敏感,适合穿过绳索,绳子一端被农民拿着,另一端连接着水牛,这样农民就可以轻松地控制水牛的行动。 虽然水牛是工作能手,但它并不是生来就会工作的,而是需要经历重重磨难来训练的,一般水牛在两到三岁就开始锻炼工作技能。 四岁到十岁这段时期是水牛体力和精力最旺盛的时期,这是对农民家做贡献最大的时期。 水牛非常温顺、听话,还不会去攻击人类,经过长期的发展,水牛不仅体格强健、耐受力强,最主要的是很少生病。 水牛不仅打破了生产力低下的僵局,产量也有所提高,水牛不仅会翻土、播种、还能运输粮食,这也让中国的农民能够充分利用水牛的力量,让水牛成为了农田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合伙伙伴。 几乎每一户农村家庭都会去养一头水牛,因为有了它的存在,能够帮农民分担很多的农活。 非洲水牛 而在非洲,水牛却是一种野生的动物,它们常常生活在沼泽地、草原、树林里,喜欢绿草茂盛的地方。 非洲野水牛体长三米左右,四肢健壮、头大角长,它的脾气暴、爱打架,喜欢攻击人类,所以难以驯服,这种性格使它们在面对威胁时具备强大的攻击和防御能力,而且非洲水牛通常以群居生活,一个群体可能将近达到上百头水牛。 非洲水牛的威慑力 一群野牛围着一棵树久久不愿离去,而树上的一只雄狮吓得瑟瑟发抖,丝毫没有捕猎时的威武。 事实上这是狮群想要猎杀非洲野水牛,没想到被凶猛的野水牛群给冲散了,一只落单的雄狮慌忙之下爬到了树上,而野牛一直在树下虎视眈眈,僵持了几个小时过去才离去。 树上的雄狮面色紧张,时不时的调整一下姿势,生怕一不小心从树上掉下去,那样的话将会面临野牛群的疯狂攻击。 非洲的狮子也喜欢猎杀水牛,因为猎杀一头体型巨大的猎物,可以让它们整个狮群饱餐一顿,好几天的食物都不用发愁。 但是水牛也不会坐着等死,面对狮群的围攻,水牛也会奋力抵抗,如果狮子被水牛的角顶伤或者被乱踢伤,甚至都有可能致命。 非洲水牛甚至被称为“狮子杀手”,它们是造成狮子死亡数量最多的食草动物。 它们几乎每天都要喝水,所以经常在靠近水源的草原上活动,在非洲的大草原上最为壮观的场景,就是成千上万头非洲野水牛的大迁徙,碰到任何动物都会把它们踩成肉泥。 第一个原因,野牛的性格不适合做耕牛,因为长期在野外生存,野牛的脾气十分暴躁,野性十足,肯定不会对人类全心全意。 第二,非洲人不驯化野牛,是因为非洲野牛是一种凶猛的野生动物,也是“狮子杀手”,他们也不敢费力去驯化水牛。 非洲资源短缺 除此之外,非洲的农业主要依赖自然降水来灌浇水农田,与中国的农田灌浇方式不一样。 非洲有着“热带大陆”的说法,常年受到干旱,尽管非洲的土地多,但他们宁愿饿死也不种地。 也是因为非洲实在太贫困了,所以其他国家也会给予他们一些帮助,但是非洲人不懂得如何发展经济,于是也就更加贫困。 主要一个原因,非洲水源十分短缺,也会导致很多农民不去种田,直到1998年,才开始逐渐走上了培养农作物、驯养动物的道路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