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不少人在生活中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形,平时只要有点头疼脑热,就找消炎药吃。感冒嗓子疼,来一片头孢,鼻炎犯了,来一片莫西沙星……其实有很多人不知道,以上这些所谓的“消炎药”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抗生素。 事实上,抗生素并不等同于消炎药,抗生素一般是用来治疗细菌感染的疾病,而消炎药主要是抑制炎症,甚至可以起到解热镇痛的作用,例如我们常用的布洛芬、乙酰氨基酚等非抗生素类药物,也都属于消炎药。 而且目前临床上90%的感冒,基本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,也就是说,我们体内的很多炎症,并不一定就是细菌感染导致的,像是病毒性感冒、流感、慢性胃炎等疾病,吃抗生素是没用的。因此不能直接将抗生素和消炎药画上等号。 所以,抗生素并不是万能药,不是吃了就能治病,滥用抗生素,会产生很大的危害,严重的甚至会致命: ·产生耐药性 滥用抗生素后,身体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,而一些耐药性极强的超级细菌就可能趁虚而入,成为主要致病原。此前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,具有耐药性的超级细菌每年导致全球超70万人死亡,预计到2050年,因感染超级细菌而死亡的人数可攀升至1000万人。因此,为了避免身体产生耐药性导致抗生素失效,平时用药前最好遵循医嘱,适度用药。 ·出现不良反应 俗话说“是药三分毒”,抗生素作为常见药物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。滥用抗生素可能会对肝肾、造血系统、肠胃系统以及神经系统造成损害,比如滥用头孢可能会导致头晕呕吐、腹痛、肝肾功能受损。因此在服用抗生素时,切不可盲目乱用或自行长期服用。 ·耽误病情 很多人因疾病出现症状时,都会在家自行服用抗生素,这种行为虽然可能会让症状得到初步缓解,但在未经确诊的情况下,滥用抗生素很有可能会耽误病情,因此即使是非处方药,也不建议大家擅自服用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