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湾的老兵何灿南,在他16岁那年,被迫告别了广东高要的家园,跟随国民党军队去了台湾。自那以后,山高水远,他与家人断了联系。 尽管在台湾他组建了家庭,有了自己的事业,但他心中始终挂念着大陆的亲人。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他嘱托子孙们回到故乡寻找根脉,完成他的心愿。 2019年,何灿南的孙女娜娜踏上了寻根的旅程。然而,当她来到爷爷心心念念的高要老家时,却发现村里已经没有了当年的亲人,爷爷竟然成了家族中唯一的“独苗”。 跨越了70年的时间,经过三代人的不懈寻找,娜娜终于回到了故乡。那么,她是否找到了亲人呢?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“大伯,快来看看,这里写的是不是咱们老家的地名?” 一天,娜娜拿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,小心翼翼地翻到其中一页,指着上面龙飞凤舞的字迹,唤来了正在院子里晒太阳的大伯。 何家祥接过笔记本,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内容,虽然这字写得歪歪扭扭,但他还是一眼就认出,这是父亲何灿南的笔迹。 “沿着西江一路向北,经过七星岩,就是咱们村了。村口有一棵大榕树,树下有口古井,那是爷爷挖的……” 何家祥一字一句地念着,眼眶不禁有些湿润,这些话他从小听到大,早已烂熟于心,父亲每每提到家乡,眼神中总是充满了无限的眷恋与思念。 1949年,年仅16岁的何灿南还是个半大小子,就被国民党抓了壮丁,随大部队撤退来到了台湾,从此,他再也没能回去过。 初到台湾的那段日子,何灿南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泪,他牵挂年迈的父母,牵挂还在襁褓中的弟弟妹妹。 山高水远,从此天各一方,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。 很快,何灿南在台湾成了家,有了三个儿子,为了养家糊口,他只能咬牙四处谋生,尽管生活困顿,但只要一想起大陆的亲人,他就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。 每逢初一十五,何灿南都会去庙里为家人祈福,他从没忘记自己的根在大陆,魂牵梦绕的,是那个有着大榕树和古井的小村庄。 血浓于水的亲情 与此同时,大陆这边的何巧儿,也从未停止过对大哥的思念。 何巧儿比大哥小11岁,从有记忆起,大哥就一直在照顾着她,父母去世后,就是何灿南带着她和另一个弟弟相依为命。 没想到一场变故,让何灿南远走他乡,音信全无,何巧儿虽然不知道台湾在哪里,但她知道,那里有她朝思暮想的大哥。 为了生计,何巧儿带着两个弟弟来到肇庆讨生活,她白天去码头当苦力,晚上回来还要操持家务,就这样,何巧儿一个人撑起了整个家。 尽管生活艰辛,但只要站在西江边眺望对岸,何巧儿就觉得,大哥并没有走远,她常常对孩子们说,要是大哥回来了,一定带他们去高要老家看看。 转眼就是38年,1987年的一天,何巧儿收到一封从香港寄来的平信,拆开一看,署名赫然写着“何灿南”三个字。 原来,两岸通邮后,何灿南辗转找到了妹妹的地址,他托在港经商的好友冯少东帮忙送信,从此兄妹俩开始通过书信往来。 何巧儿喜出望外,连忙让小儿子巫悦华给大哥回信,她在信中说,等了大哥一辈子,就盼着他能回来与家人团聚,以后若是回不来,还请把骨灰带回家乡安葬。 就这样,何家兄妹重新取得了联系,然而天不遂人愿,1989年,何灿南因病去世,没能等到回家的那一天。 跨越时空的寻根之旅 又过了几年,何巧儿也离开了人世,临终前,她把何灿南寄来的信件和照片,郑重地交到了大女儿巫洁华手里。 “你大伯一家在台湾,他们是咱们的骨肉亲人。将来若是有机会,一定要去找他们,代我向他们问个好……” 巫洁华记下了母亲的嘱托,此后的日子里,她时常把这些信件翻出来看,虽然两家人从未见过面,但血脉相连的亲情,却从字里行间流淌了出来。 2019年,机缘巧合之下,远在台湾的娜娜联系到了一位帮台胞寻亲的志愿者,她把爷爷留下的线索告诉了志愿者,并委托对方帮忙寻找。 志愿者来到肇庆,辗转找到了当地派出所,民警利用信息化手段,成功锁定了何巧儿的下落。 “何巧儿老人的户籍信息显示,她的儿子名叫巫悦华,你们可以先联系他。” 娜娜按照警方提供的号码,拨通了巫悦华的电话,巫悦华听后十分激动,连声说这些年他们也一直在寻找台湾的亲人。 很快,巫家四兄妹与娜娜取得了联系,几经沟通,双方决定举家团聚,以了却父母生前的夙愿。 千里迢迢终团圆 2019年6月,何家祥一家在娜娜的陪同下,踏上了回乡的旅程,飞机缓缓降落在白云机场,何家祥激动地连连深呼吸,父亲魂牵梦绕的故土,他终于回来了! 巫家四兄妹早早便等候在出口,当看到何家祥一行人时,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,虽然是第一次见面,但血浓于水的亲情,让他们紧紧拥抱在了一起。 来到肇庆后,何家祥一家人第一时间来到了何巧儿的墓前祭拜,述说了这些年的思念和对姑姑的愧疚。 随后,巫悦华开车带何家祥一行来到高要,站在村口,面对那棵苍天大树和古井,何家祥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,趴在树干上放声大哭。 父亲的魂灵仿佛就在天上看着,看儿子终于替他完成了夙愿,看儿孙后代跨越山海来到故乡,看这个思念了一辈子的地方依旧安好…… 从高要到肇庆,何家祥一家人没有在高要做过多停留,毕竟这里的一切对他们而言都太过陌生,只是儿时听父亲描述过的场景。 而肇庆,则是巫家四兄妹的根,回到肇庆,等待他们的是一场隆重而温馨的接风洗尘宴。 席间,何家祥向堂兄弟姐妹们讲述了父亲当年在台湾的生活,原来,何灿南在台湾也是白手起家,凭着一身硬骨头,硬是在茫茫人海中闯出了一片天地。 何灿南的话,何家祥一辈子都没有忘记,他知道,父亲的一生都在思念和愧疚中度过,思念的是大陆的亲人,愧疚的是没能尽到为人子、为人兄的责任。 而今,听着堂兄弟姐妹讲述姑姑何巧儿的故事,何家祥的心里五味杂陈,姑姑走了,却把对大哥的牵挂留给了子女,若不是他们,自己恐怕这辈子都不可能踏上高要的土地。 席间,巫家兄妹还将何巧儿生前保存的家书和照片拿了出来,泛黄的纸张,褪色的字迹,无不诉说着岁月的变迁。 字迹是那么熟悉,竟与父亲的如出一辙,何家祥一时间热泪盈眶,泣不成声。 就是这些泛黄的纸张,这些斑驳的照片,见证了何家兄妹跨越时空的亲情,让何家在异乡扎下的根,始终连着高要的一方热土…… 总结 自打何家祥一家回到台湾,两家人的联系就更加频繁了,逢年过节,何家都会给肇庆的亲人寄去问候,巫家兄妹也会抽空到台北看望何家祥一家。 高要,这片承载了何家几代人牵念的土地,已经融入了他的血脉,他与这里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,就像父辈,就像爷爷。 将来,他还会带着自己的子子孙孙,一次次回到这里,把根扎得更深,把何家的血脉永远延续下去……
|